亚洲一区二区制服在线,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第1页,亚洲1级 欧美高清,国产理论片在线看片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黃河專題>2024>
      萬里山河路 | 在偏關,你要寫黃河,就不能只寫黃河
      2024-11-01 12:11:28    來源:黃河新聞網

      黃河新聞網忻州訊(記者付秋杰)在中國的版圖上,有一個地方,黃河與長城在此交匯,這里不僅是自然與歷史的交融,更是文化與精神的傳承,它便是山西偏關。在這里,黃河不僅僅是一條河流,它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同樣,長城也不僅僅是一道屏障,而是一座歷史的豐碑,一方人民的驕傲,一種精神的象征。

      在這片土地上,要寫黃河,就不能只寫黃河。要寫,就寫黃河的波瀾壯闊和長城的雄偉壯觀共同見證的偏關故事。

      黃河與長城共振

      偏關,作為黃河入晉第一縣,擁有長達32公里的黃河流域。黃河不僅哺育著這片土地,更孕育了這里燦爛的文明。這里的黃河水碧綠沉靜,溫順嫻美,與歷史上渾濁、奔騰、咆哮的黃河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脊梁,在這里與黃河首次相遇,形成了一道獨特的自然景觀線。

      偏關縣境內長城蜿蜒126公里,有關7座、堡29座、烽火臺247座、敵臺100座、馬面214座,是中國長城古堡數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縣份之一。在這里,長城類型多樣,包括石砌長城、磚包長城、土夯長城、崖壁長城等四種基本類型,建筑涵蓋了關、隘、烽、堠、墩、臺、營、寨、城、堡、望臺等各種形式,類型之多全國罕見。這些長城不僅展示了守邊將士的勤勞和智慧,也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堅韌挺拔。

      黃河與綠色共生

      偏關這片土地,曾經黃沙漫天、荒涼干旱,如今卻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通過長達近46年的植樹造林全民植樹運動,偏關縣林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提升至48.6%,國土綠化率由10年前的27%增加到現在的40%。堅持不懈治山治水、治窮致富,在發(fā)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fā)展,這里實現了從“天高愁澗壑,荒邊無樹鳥無窩”到“一泓清水入黃河”的生態(tài)嬗變,讓母親河持續(xù)造福偏關兒女。

      近年來,當地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理念,深入實施“三綠”戰(zhàn)略以及“三北”工程項目,全面提升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水平,推進黃河流域國土綠化試點示范、國家重點區(qū)域生態(tài)保護和修復、森林植被恢復、退化林修復等重點項目,為黃河流域的生態(tài)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用天藍水清繪就發(fā)展底色,建成黃河沿線、內外長城沿線集生態(tài)、景觀、康養(yǎng)融合發(fā)展的“生態(tài)廊道”,穩(wěn)步筑牢偏關段北方生態(tài)安全屏障,持續(xù)推動黃河流域偏關段“好風景”和“綠經濟”同步提升,成就了一條“全流域、全方位、全過程”生態(tài)綜合治理的“偏關路徑”。

      黃河與公路共舞

      不久前,投資千億歷時7年建設的山西省太行、長城、黃河的一號旅游公路全線貫通,為偏關縣的旅游業(yè)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旅游公路的建設不僅極大地改善了偏關縣的交通條件,也打通了制約旅游發(fā)展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該縣通過實施“旅游活縣戰(zhàn)略”,把建好旅游路、推動交通大發(fā)展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取得了明顯成效。沿線的農家樂、高端民宿等經營主體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旅游路也成為展示偏關文化底蘊、秀美風光的重要窗口,推動當地綠色有機農業(yè)、綠色新能源、綠色文旅融合發(fā)展。同時,偏關縣立足資源稟賦,聚焦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初步構建起了農業(yè)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體系。

      “公路即景,景在途中!在偏關,一條條蜿蜒的旅游公路不僅是連接景點的通道,它們本身就是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一條連接歷史與現代、自然與人文的路。作為自駕游愛好者,我們穿越這些公路來到老牛灣,一路感受了偏關的自然之美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在這里,每一步都是風景,每一眼都是歷史,這里的旅游公路,讓我們這趟旅行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移動,而是對黃河和長城的一次深刻的體驗和感悟。”一位打卡偏關老牛灣的自駕游愛好者如是說。

      一路風景、一脈文化。在偏關,黃河與長城不僅是地理標志,更是文化符號,它們見證了這片土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萬里山河路,已經成為偏關的生態(tài)路、發(fā)展路、致富路、振興路。(攝影:侯婷)


      • 山西之窗

      • 黃河新聞網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手機黃河新聞網
      www.sz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