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制服在线,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第1页,亚洲1级 欧美高清,国产理论片在线看片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本網專稿>
      揚州畫派——中國畫的別樣審美
      2023-01-04 15:30:21    來源:黃河新聞網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 牛牧瑤)畫以抒情,那是文物的溫度;畫以敘史,那是歷史的記憶。1月5日,“丹青蹊徑——津晉館藏揚州畫派繪畫展”在山西博物院正式啟幕,展期持續(xù)到3月19日。展覽精選天津博物館和山西博物院收藏的揚州畫派十余位畫家60余幅畫作,系統(tǒng)展現(xiàn)了揚州畫派的藝術成就。

      揚州畫派是指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間活躍于揚州地區(qū)的一眾書畫家群體,以“揚州八怪”為主要代表,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康乾盛世,地處要津的揚州,商業(yè)繁榮,官吏崇文,鹽商養(yǎng)士,有著“天下名士,半在維揚”的說法。自由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和人文風尚,吸引了大批以平民書畫家為主流的藝術家,他們在藝術上熔詩書畫于一爐,突破“擬古”“仿古”主張的束縛,獨辟蹊徑,大膽創(chuàng)新,水墨寫意,師法自然,畫壇為之一新。

      “文人薈萃 領異新風”。18世紀的揚州,是中國最繁華的商埠之一,富商紛至,文人云集。以陳撰、華喦、高鳳翰、邊壽民等人為代表的畫家,高舉“借古開今”的大旗,自成一體,師古不泥,關注平民,體悟生活,在追求文人性情的同時,營造出極強的裝飾趣味,將峭拔孤傲的品格和閑淡溫雅的藝術融會貫通,滿足了社會民眾渴求的文人雅趣。揚州畫派隱然成形。


      《華喦疏樹歸禽圖軸》



      《邊壽民大雁圖軸》

      “筆墨縱橫 心裁別出”。揚州畫派以“揚州八怪”稱著于世,其主要代表達十數人之多。他們以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為主題,以大寫意花鳥畫和人物畫為主流,呈現(xiàn)出詩書畫印的綜合藝術形式,題材、風格、技法、意蘊等各方面大膽創(chuàng)新,不拘于摹古,突出意象,直抒性情,展現(xiàn)文學修養(yǎng),彰顯藝術才華,張揚藝術個性,抒發(fā)人生追求,以一種清新悠縱、生機勃勃的姿態(tài)出現(xiàn)于我國十八世紀畫壇,為傳統(tǒng)畫風注入變革的活力。


      《黃慎蘇武牧羊圖軸》



      《鄭燮竹石幽蘭圖軸》

      “諧俗真趣 異彩紛呈”。揚州畫派的異軍突起,突破了傳統(tǒng)文人畫“以遵守古法為原則、以力振古法為己任”的審美桎梏,主張“筆墨當隨時代”,尊重古法而不拘泥古法,通過筆墨來傳達“多直露,少虛偽,抒個性,用我法,專寫意,重神似”的藝術思想和“寧拙勿妍,寧丑勿媚”的審美態(tài)度。他們的作品既屬于商人也屬于文士,既關乎藝術也關乎社會,將諧俗精巧和樸拙奇異、驚世駭俗、不拘一格的藝術風格匯聚成美學理論,引領時代,感召后世。


      《羅聘三元圖軸》



      《閔貞游魚圖軸》


      歲月的長河悠悠而過,洗不盡淮揚古郡的繁華,沖不淡揚州畫派的絢爛,揚州畫派并沒有隨著康乾盛世的落寞而消散,他們的美學思想、藝術風格以及不拘成法、勇于革新的藝術精神已經悄然深融到中國整個藝術世界。

        


      [編輯:牛牧瑤]

      • 山西之窗

      • 黃河新聞網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