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1986年第三次回鄉(xiāng)和干部群眾座談。 資料圖片
彭真同志出生和生活過的窯洞。
彭真故居展廳內(nèi)景。
彭真故居紀念館。
“澮河悠悠繞村旁,鐵龍匆匆穿梭忙。想當年,偉人彭真投身革命離家鄉(xiāng)。終難忘,撒火種抗擊日寇,消滅頑匪立功勞。得解放,人民當家改天換地,紅旗揚……”2月10日,伴隨著一曲《俺是彭真村里人》,我們來到位于侯馬市垤上村的彭真故居紀念館,撫今追昔,用心感受當年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被他博大的胸襟和用一生追求真理的執(zhí)著深深感動。
彭真原名傅懋恭,祖籍山東桓臺玉皇閣。他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1902年10月12日,彭真出生在曲沃縣垤上村(今侯馬市垤上村)。20歲時彭真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今太原市第五中學)。在太原,他參加進步組織青年學會,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3年冬,經(jīng)高君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投身轟轟烈烈的革命生涯。
紀念館黨小組組長張曉玲介紹,為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經(jīng)中央批準,侯馬市對彭真故居進行了擴建修繕。紀念館于2011年10月12日奠基開工,2012年10月12日,在彭真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落成,并對外開放。
在一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彭真銅像以及鮮紅的入黨誓詞。一、二展廳陳列著各種實物、文獻手稿、國畫、油畫和珍貴照片,并復原了10處場景,將彭真自青少年時期接受革命啟蒙教育開始,歷經(jīng)大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后和改革開放等各個歷史時期的生平業(yè)績立體鮮活地展示出來。
1929年由于叛徒出賣,彭真在天津被捕。彭真入獄期間遭受酷刑摧殘,但他始終堅貞不屈,組織被捕同志同叛徒、敵特進行斗爭,減少了黨的損失。并秘密組織黨支部,任書記,組織獄友學習、宣傳馬列主義,開展各種形式的斗爭。
張曉玲對彭真的事跡了然于胸,說到彭真的智慧之處讓人會心一笑;說到彭真所遭受的牢獄之災神情悲憤,讓聽者無不動容。
在故居展廳,彭真同志出生和生活過的窯洞及小院,被用現(xiàn)代化材料和科技手段全封閉保護起來,還有磚雕壁畫和泥塑群,藝術再現(xiàn)了彭真同志第三次回故鄉(xiāng)時的場景。
從張曉玲的講解中我們了解到,新中國成立后,彭真同志先后于1961年、1964年和1986年,三次回到侯馬,在當年的小院里、窯洞前接待垤上村的父老鄉(xiāng)親,并對晉南的廠礦、農(nóng)村進行調(diào)查研究。
今年90歲的曹元春老人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仍很激動。據(jù)他講,1961年12月4日,雖然這一天天氣寒冷,但彭真回鄉(xiāng)的喜訊傳出,垤上村就沸騰起來了。這次回鄉(xiāng),彭真和干部群眾進行了座談,談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他還專程到澮河水庫視察。
原來,澮河過去經(jīng)常為患。新中國成立后,中共曲沃縣委、縣人民政府帶領全縣人民決心根治澮河,造福人民。在1958年,縣委第一書記張耀庭動員全縣15萬人民修筑澮河水庫大壩,歷時1年零6個月的奮戰(zhàn),使5年的工程計劃提前了3年半完成。澮河水庫的建成,讓全縣25萬畝旱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良田。當彭真來到澮河水庫大壩時,心情格外激動,不時地豎起大拇指贊嘆。
1964的春天,彭真再次回到山西,深入農(nóng)村進行考察,對山西的工作進行了具體指導。這次回鄉(xiāng),由于公務繁忙,雖然已經(jīng)到家門口,卻沒有時間進去看上一眼,只把老母親接到招待所里住了兩晚上。
22年后,1986年5月,彭真在視察山西、河南、陜西時,順路回到垤上村。這是彭真第三次回鄉(xiāng),但他同當?shù)馗刹俊凹s法三章”:一是不要預先告訴大家說我回去,免得影響大家的工作和生產(chǎn);二是不要組織人看望我,我是回去探親的,應當我去看望大家;三是順路探親,不在侯馬住宿,當天就走,我想在火車上請親友們吃頓飯,飯錢我出,端正風氣,我們要帶頭。他一直牽掛著家鄉(xiāng)建設發(fā)展,這次回鄉(xiāng)時,彭真同志揮筆為侯馬市題詞:“團結(jié)奮斗,把侯馬建設得更好!”
星移斗轉(zhuǎn),滄海桑田。如今的侯馬市已經(jīng)成為通聯(lián)八方的物流重鎮(zhèn)、聞名遐邇的商貿(mào)之城、開放多元的興業(yè)之地,連續(xù)7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連續(xù)2年獲評全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市、3年蟬聯(lián)全國新型城鎮(zhèn)化質(zhì)量百強市。
垤上村大力發(fā)展“三產(chǎn)經(jīng)濟”,先后建起了橋頭服裝批發(fā)市場、垤上農(nóng)貿(mào)市場、光明機電城等商貿(mào)市場。2019年,該村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88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彭天水說:“每年堅持組織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創(chuàng)建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成了百孝篇和弟子規(guī)一條街,家風家訓一條街,敬老、愛老、孝老在垤上村蔚然成風?!?/p>
彭真故居紀念館負責人王強介紹,紀念館建館以來,每年接待游客及團體18萬余人次,被授予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西省法治教育基地、山西省國防教育基地等。他說:“這里不僅有偉人的奮斗足跡和感人事跡,更有跨越時空的思想財富和精神寶藏。彭真同志的光輝事跡和崇高精神風范,是后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礦?!保ㄓ浾?郭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