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內(nèi)中共太原支部的創(chuàng)始人暨簡介。馬立明 武六紅攝
1906年,山西公立中學堂在太原海子邊的文瀛湖畔創(chuàng)辦,1913年更名為山西省立第一中學校。作為全省規(guī)模最大的中學,省立一中條件優(yōu)越,師資力量雄厚,享譽省內(nèi)外,備受有志青年仰慕。許多人在此接受馬列主義啟蒙教育,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19年8月,省立一中進步青年王振翼等在高君宇的幫助下,創(chuàng)辦并主編《平民》周刊,編輯部就設(shè)在省立一中。這是山西第一份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進步刊物。
1921年5月,高君宇回到母校,與賀昌、王振翼等發(fā)起成立了以“喚醒勞工,改造社會”為宗旨的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這是山西建立的第一個青年團組織。
1924年夏,受李大釗委派,高君宇秘密住進省立一中“青年學會”,并在一中組建了太原第一個黨小組,后報上級批準建立了中共太原支部。這是山西建立的第一個黨組織。
省立一中成為中共山西黨組織的搖籃。
太原海子邊的文瀛湖上有座石板橋,因這座橋距明清兩代貢院很近,考生們?yōu)榱瞬﹤€好彩頭,取名叫狀元橋,橋已數(shù)百年齡。1月19日,來此晨練的人們在橋上穿行,扯著嗓子喊了幾聲“哎嗨”。悠長的回聲里,仿佛還有民國時期青年學生籃球、足球進網(wǎng)的歡欣鼓舞,以及百年前那群有志青年在此振臂高呼的“民主”和“科學”。
1906年,山西公立中學堂創(chuàng)辦,校址就選在文瀛湖畔狀元橋邊的“大貢院”。此后幾年,學校相繼更名為“山西晉陽中學堂”和“山西省立模范中學堂”,直至1913年8月,更名為山西省立第一中學校。
當時,省立一中是全省規(guī)模最大的中學,學校設(shè)備齊全,條件優(yōu)越,師資力量雄厚,享譽省內(nèi)外,備受有志青年的仰慕。山西革命運動的先驅(qū)賀昌被省立一中錄取后,在作文中記述道:“省立一中為吾省文化之中心,其教育之得法,管理之嚴厲,非他校能比肩也。余雖鈍魯,幸蒙不棄。孫山之恥既免,求學之樂又來?!?/p>
也正是在這所以校規(guī)森嚴、秩序良好著稱的模范學校里,賀昌開始接受馬列主義啟蒙教育,立下了“應社會之要求,做中堅之人物”的宏偉志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太原五中的前身正是省立一中。1月19日,記者行走在五中校史展覽館里,細細閱讀每位革命先烈的生平簡介,那段紅色歲月逐漸在眼前浮現(xiàn)。高一學生顧翰文入學的第一堂課,就是和同學們在校史展覽館里重溫歷史?!八麄兙拖窈诎道锏木婊?,像迷霧里的啟明星,用自己的執(zhí)著前行,引領(lǐng)著中國革命的方向?!痹谶@里,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山西早期的黨員竟然都是校友學長,每一位都令他崇拜:“能與他們同為校友,我一定要更加努力,為中華復興而讀書,成為一把‘小炬火’?!?/p>
回望百年前,那一支支炬火前仆后繼,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山西革命的道路。就在賀昌思想不斷進步的時候,中共山西黨組織的創(chuàng)始人高君宇早已由省立一中考入北京大學,并于1920年加入由李大釗成立的北京共產(chǎn)主義小組。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后,高君宇立即寫信、寄進步書刊給母校,并回到太原,向太原學生介紹北京的斗爭情況。在他的指導下,省立一中成立了由進步學生組成的學生會,并積極籌備太原市大中學校學生聯(lián)合會。5月7日,在學生聯(lián)合會的指導下,包括省立一中在內(nèi)的太原11所大中院校的2000余名學生在文瀛湖畔集會,率先響應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開始在太原傳播。
1919年8月,省立一中進步青年王振翼等在高君宇的幫助下,創(chuàng)辦并主編《平民》周刊,編輯部就設(shè)在省立一中。這是山西第一份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進步刊物,被稱為“晉民喉舌”,對傳播新思想、新文化,進行共產(chǎn)主義啟蒙教育,引導山西人民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太原團組織建立后,《平民》周刊成為團支部機關(guān)刊物。
“不斷地將世界思潮輸入娘子關(guān)內(nèi),供給晉民以奮斗有效的徑途?!?921年5月,高君宇回到母校,與賀昌、王振翼等發(fā)起成立了以“喚醒勞工,改造社會”為宗旨的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這是山西建立的第一個青年團組織。
1922年,彭真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參加進步組織青年學會,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4年夏,受李大釗委派,高君宇秘密住進省立一中“青年學會”,并在一中組建了太原第一個黨小組;后報上級批準建立了中國共產(chǎn)黨太原支部。這是山西建立的第一個黨組織。
1925年春,閻錫山為擴充軍備,征收房稅,全省怨聲載道。中共太原支部在省立一中率先發(fā)起“反房稅斗爭”,在彭真等人的領(lǐng)導下,校內(nèi)貼出大字報。5月18日,省城大中學生罷課游行、請愿,并搗毀了省參議會,包圍了督軍府。懾于公論,閻錫山被迫取消房稅,已收者退回,反房稅斗爭取得徹底勝利。
在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的中共太原支部歷史陳列館里,陳列著兩塊省立第一中學校校名殘匾。每年的清明節(jié),太原五中都會組織師生前往紀念館,祭奠先輩,緬懷先烈。每每回顧省立一中的光輝歷史,五中黨委副書記劉志強都倍感責任重大:“有信仰,有方向,有目標,有情懷,有擔當。這是省立一中的精神遺產(chǎn),亦是太原五中一直在堅持的育人初衷。”
尋訪初心,傳承使命。2018年,太原市實驗晉劇團將新編革命現(xiàn)代晉劇《高君宇與石評梅》的首演放在了太原五中,2020年12月,該劇再次回到五中演出。革命者尋求理想和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抉擇,總能引發(fā)現(xiàn)場師生的共鳴。劉志強告訴記者,學校通過開展思政課、團課、國旗下的演講、公祭活動等,在學生心里撒下的種子,幫助他們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最近,太原五中正在新校區(qū)籌建新的校史展覽館,將通過沉浸式、體驗式的表現(xiàn)方式,講好紅色歷史。“注重紅色基因傳承,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闭雇磥恚瑒⒅緩娦判臐M滿,“從文瀛湖畔到迎澤湖畔,再到龍城大街,傳承省立一中百年精神,五中一定能書寫好新時代的新篇章?!保ㄓ浾?曹婷婷 省立一中相關(guān)圖片由太原五中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