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花來你就紅來,杏花花來你就白,爬山越嶺我尋你來呀,啊格呀呀呆?!笔煜さ男桑瑥奶猩巾懫?,傳遍全國,飛向世界;濃郁的太行風情,吸引著國內外無數賓客,翻山越嶺尋你來。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強調,“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建設?!?/p>
為把獨特的生態(tài)文化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轉型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省委、省政府批準左權縣設立省級太行生態(tài)文化旅游開發(fā)區(qū)。2019年,晉中市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辦左權民歌匯,把左權傳統民歌藝術和太行生態(tài)文化旅游推上了新的舞臺,不僅點燃了太行旅游板塊的烽火,而且探索出了文旅深度融合引領轉型發(fā)展的新路徑。
激活太行資源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左權是聞名全國的革命老區(qū),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左權是獨具特色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開花調、小花戲雙雙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左權是閃耀太行的山秀水美之地,山水清秀奇峻靈動。
如何將豐富的文化生態(tài)資源打造成旅游的金字招牌,讓資源轉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左權民歌匯成了一個最佳切入點?!懊窀柚l(xiāng)辦歌賽,唱著民歌游左權”,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左權民歌匯應運而生。
“左權民歌匯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鍛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部署的具體行動,是加快推進左權太行生態(tài)文化旅游開發(fā)區(qū)建設的有力舉措,是順應左權人民讓生態(tài)文化旅游業(yè)成為高質量轉型發(fā)展支柱產業(yè)和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創(chuàng)新之舉?!睍x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任秀紅說,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省委書記、時任省長樓陽生全程指導,作出“辦好首屆、形成品牌”的批示要求;在晉中市委、市政府精心策劃下,以文化為引領、以賽事為牽引、以轉型為動力、以發(fā)展為支撐的左權民歌匯,在左權縣全面鋪開。
“通過舉辦民歌盛會,激活生態(tài)文旅資源、創(chuàng)新文旅融合路徑、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在用歌聲向全國、向全世界傳遞民歌之美中,為左權生態(tài)文化旅游聚人氣、創(chuàng)品牌、打市場?!比涡慵t介紹,連續(xù)舉辦兩屆的左權民歌匯,帶動了7200名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2400元以上,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左權縣,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182元,增幅18.6%,躍居全省第一。
“左權民歌匯不僅是一場民歌文化的盛宴,更是助力左權轉型發(fā)展的一個支撐點,它正在引領、倒逼著左權發(fā)生著全面的變化、全面的提升和全面的產業(yè)布局?!比涡慵t說,左權民歌匯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群眾參與”運行模式,運用多種投融資手段,加大贊助招商,提升社會資本參與度,成為晉中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又一個成功樣板。
打造不走民星 民歌愛好變致富技能
祖祖輩輩生活在“山窩子”的左權人民有傳唱民歌的美好傳統,村村唱民歌、人人唱民歌,著名音樂家田青稱這里為“歌窩子”。如今,“山窩子”“歌窩子”正在變成“金窩子”“銀窩子”。
“左權麻田順康綿核桃,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有充實的大腦,直播間的朋友們一定要趕快下單……”見到劉海澄時,他正在電腦前做直播。劉海澄是2020左權民歌匯太行民星擂臺賽石匣鄉(xiāng)冠軍,民歌匯期間他在抖音上發(fā)布了很多關于民歌比賽的視頻,粉絲從2000增長到了21000多?!笆艿疥P注后我開始嘗試網絡直播賣貨,以唱民歌的形式,把左權的農特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同時我的廣告收入也增加了不少,現在每個月能夠接到十單左右,一個月就可以收入一萬多元。”劉海澄高興地說。
張明葉,是麻田鎮(zhèn)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以前經常跟著村里的吹唱團到各地演出,民歌匯期間他參加了太行民星擂臺賽并獲得了麻田鎮(zhèn)冠軍,后來縣里的大型開花戲《向天而歌》招募演員,張明葉正式進入左權開花調藝術團工作,簽訂了勞動合同,繳納了保險,每月固定收入2000元。
和劉海澄、張明葉同樣因左權民歌匯改變生活的還有2020左權民歌匯百強選手趙巧霞?!拔抑皇欠N菜的貧困戶,沒想到民歌匯擂臺賽上,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給我投了800多萬票,把我變成了百強選手,現在成了‘大民星’,種的大棚菜也賣得更好了。俺要把民歌一直唱下去,用民歌傳播社會主義文化,歌唱新時代?!壁w巧霞笑著說。
太行山是英雄的山,開花調是人民的歌。左權民歌匯突出了“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群眾參與其中,享受其中,堅定自信,鼓舞士氣,進一步激發(fā)起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突堤村“涼粉姐”陳燕唱著民歌賣涼粉,后窯峪村“牛奶哥”豈東升唱著民歌賣牛奶,大節(jié)村“龍泉一剪”張志強唱著民歌現剪現賣剪紙,他們都成了勤勞致富的帶頭人。
“打造不走民星,把民歌愛好變成脫貧致富的技能,培育脫貧致富動力,民歌匯已經成為左權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創(chuàng)新之舉。”任秀紅說。
深入挖掘潛力 資源優(yōu)勢變發(fā)展優(yōu)勢
以歌促旅,以歌興業(yè)。連續(xù)成功舉辦兩屆的左權民歌匯,不僅帶火了左權民歌匯品牌,還直接帶動左權縣相關產業(yè)的雙向開發(fā),夯實了左權脫貧攻堅產業(yè)硬支撐,助力老區(qū)人民“唱著民歌奔小康”。
走進左權縣三星制衣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生產服裝的扶貧工廠,當地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軍虎”是企業(yè)的主打產品。
“左權民歌匯唱響了,縣里的傳統文化精品也找到了展示的大窗口、大舞臺,我們的‘將軍虎’還賣到了臺灣。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傳承保護好傳統民俗文化的信心和決心。”董事長李愛萍告訴記者,在左權民歌匯效應的帶動下,企業(yè)年銷量突破200萬件,左權“將軍虎”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虎”。
“太行兒女志豪邁,巧手描繪山和水,金山銀水無價寶,小康路上添異彩……”走進蓮花巖景區(qū),絡繹不絕的游客無不陶醉在美妙動聽的民歌聲中。
“左權民歌匯舉辦以來,主會場就設在這里,這里又是百里太行畫廊中的重要景點,旅游公路修到門口,景區(qū)的知名度、美譽度迅速提升,游客多了,經濟效益也上去了?!弊髾嗫h蓮花巖景區(qū)總經理王日紅開心地說,“前些年因為游客少,景區(qū)瀕臨破產。自從有了民歌匯,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3.5倍。今年到現在,已是前年的4.2倍。”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產業(yè)與旅游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借助這兩屆民歌匯的舉辦,左權縣通過形象宣傳、招商引資、產業(yè)集市、對外開放等途徑,賦予民歌匯新的動能,吸引了更多企業(yè)和資本。”晉中市委常委、左權縣委書記王兵介紹,繼2019年與16家企業(yè)簽約投資近百億元之后,2020年左權民歌匯又引入15個項目200億元的投資。涵蓋了新能源、新基建、文化旅游、中藥材種植等多個領域。
“左權民歌匯把傳統的文化資源,轉化成演藝活動和旅游產品,這就是將文化資源串起來形成IP,并轉化成具體的可體驗的產品,是很好的資源變現的方式,特別是與鄉(xiāng)村振興、扶貧產業(yè)及文化旅游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好路子?!北本┐髮W文化產業(yè)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說。(山西日報記者張謙 本欄目內容源自山西衛(wèi)視“轉型進行時”)